熱門
近日,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,經市政府同意,《襄陽市極端降雨城市內澇應急預案》已經印發,全面提升城市應對極端降雨天氣的應急處置能力,確保城市運行安全,全力筑牢城區排水防澇“安全堤”。
極端降雨是指超出住建部排水防澇標準的強降雨,《預案》適用于襄陽市中心城區包含襄城區、樊城區、襄州區、高新區、東津新區以及魚梁洲范圍內極端降雨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。
當氣象部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,預計未來3小時降雨量達到100mm以上,或者已達10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;1小時降雨量超過88.7毫米或者24小時降雨量超過180.1毫米,且降雨持續;城區內漢江主要控制站點超過70m的保證水位(吳淞高程)三個條件中任何一個,經專家會商和研判后,啟動市級極端降雨城市內澇應急響應,按照屬地為主、分級負責、層級響應的原則,督導相關部門和各城區、開發區根據雨情、水情啟動相應響應,落實極端降雨期間的搶險救援工作。當嚴重的洪澇災害趨勢減緩,并得到有效控制時,城市防汛指揮機構視實際情況,宣布結束應急響應。
依據城市內澇風險評估標準表,結合地表高程、水文信息、排水泵站等資料,襄陽確定中心城區存在204.47公頃內澇高風險區,并將重要排澇設施、重點交通設施、生命線工程、地下空間、人員密集場所、城區易澇路段、城區易澇居民區、城區地災風險點等點位確定為重點防護對象。
此外,《預案》還就內澇防范、內澇應急工作重點、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、預警預防與應急響應、應急響應保障、災后處置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計劃安排,明確了以屬地管理和行業主管部門包保的原則,對重點防護點位逐一落實應急處置措施、應急抽排設備、應急處置責任部門及責任人,及時做好城市內澇應急處置,防范安全事故發生。
記者:王春霞|?通訊員:張雪 劉建云
編輯:李燕飛|校對:趙文麗
審核:汪海峰